浙大校长吴朝晖:
浙江大学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特色及其实践
【原文出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年04期
选自西部评估中心《高教动态研究汇编》第一期
提问1:
吴校长您好,请您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和高校自身发展阶段,谈一下当前科技和产业发展为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挑战,以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吴朝晖: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看,当前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会聚融合,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需求和挑战,现代大学必须把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摆在更加优先的位置。一方面,产业革命带动科技集成创新加速,工业自动化与物联网、服务网络融合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以及脑科学和智能科学引起的第二次机器革命,带来了广阔的创新空间。特别是第二次机器革命预示着一个新阶段,人的体力劳动被加速替代,人的脑力劳动被部分替代,这可能将改变未来人才的需求结构。另一方面,开放式创新加快科技资源的汇聚,全球化进程促使国际创新资源的集聚不断加快,同时通过多学科交叉汇聚融合推动科技变革能力提升。此外,人类探索自身和宇宙的进程提速,特别是生命科学、神经科学、微观粒子、宏观宇宙等领域不断产生新的发现,而基础科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将可能催生技术和产业的颠覆性变革。
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阶段看,目前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全人教育思潮引领全球高等教育的变革,大学教育创新步伐正在加快;教育资源跨境流动共享成为新的常态,国际化与本土国际化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认知科学驱动着教育1.0向学习2.0创新发展,教与学的方式将发生重要变化。
具体来说,在教育理念方面,高校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和整体性发展。在培养目标方面,高校应对全球化的大潮流,更加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在培养模式方面,不再局限于培养特定学科的专业人才,更加注重通识教育,通专融合成为主流。在教学方法方面,信息网络技术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提出挑战,师生更加偏爱开放式、个性化的学习。MOOC(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因开放共享的优势受到师生的追捧。
提问2: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请您介绍下浙江大学的发展愿景和发展定位,以及您对这一发展定位的理解。
吴朝晖:
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是浙江大学的发展愿景。1998年新浙大组建,当时浙江大学就提出要建设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当前,中央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且启动实施高校“双一流”建设战略,为高等学校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在这样的综合改革浪潮中,浙江大学将进一步彰显“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办学定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大学。
我对浙江大学的定位有三点理解。一是“综合型”体系的定位,就是构建一流引领、综合交叉的学科生态体系,建立分层分类、综合协同的办学格局体系。二是“研究型”格局的定位,就是塑造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形成国际影响、高强辐射的科研格局。三是“创新型”大学的定位,就是要聚焦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生态系统,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培养拔尖创新创造型人才,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服务经济社会及全球挑战重大需求,推进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培育重大文化传承与创新成果;在创新治理模式方面,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探索完善开放式的国际合作模式,营造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提问3:
在创新型大学的定位下,请您介绍下浙江大学的教育理念或者人才培养理念。
吴朝晖:
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竺可桢老校长曾经说过:“大学教育的目的,决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面向未来,我们更加强调国际视野与中国实践的结合,更加强调能力、素质与人格塑造的结合,更加强调立德树人与全面发展的导向。浙江大学要培养的绝不是仅仅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而是未来社会的创新者和领导者。他们或是引领前沿的学术大师,或是治国兴邦的政治精英,或是创造财富的商界巨子,或是弘扬风尚的思想巨擘,但无一例外的是,大学教育给予他们的知识和技能造就了卓越的综合素质。他们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富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不仅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交流能力,还应敢于挑战权威、质疑问难,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不仅具备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能力,还要保有跨越国籍和文化差异的全球视野;不仅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道德品格,还应具有胸怀家国的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提问4:
高校的教育理念或者人才培养理念要依靠人才培养模式来支撑,您认为浙江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哪些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吴朝晖:
浙江大学在119年的办学历史中,一直坚持“求是创新”精神,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具体来讲,浙江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人格塑造有机结合。浙江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四位一体(KAQ2.0)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学生具备宽厚基础、卓越能力、全面素质和健全人格,这四方面里,我们尤其注重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是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加强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强化通识教育基础地位,优化专业核心课程设计,拓展交叉人才培养路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三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第四课堂协同培养。整合各类课堂,加强第一课堂启发探究式的课程教学,丰富第二课堂以学生社团、文体竞赛、学术活动等为载体的校内实践,拓展第三课堂的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强化第四课堂的海外研修、国际交流、联合培养项目实施,要求每个学科专业都制定特别的国际化培养计划。我们希望通过全方位的努力,争取让每个学生在校都有至少一次国际化学习的机会。
四是课堂教育、慕课教学、移动学习、网络平台创新互动。学校应用先进技术,引入“慕课”教学、“翻转课堂”等新思路,建设混合式课程,打造线下教育与线上学习有效结合、新兴媒体与网络社区紧密互动的教育教学平台。
近年来,随着浙江大学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浙大在跨学科培养、科教协同、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也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提问5:
复合型知识结构是人才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跨学科交叉培养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关键举措,能否请您介绍下浙大在这方面的特色和做法。
吴朝晖:
浙大的交叉培养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设立的混合班,混合班的全称是“培养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英才教育班”。混合班的创立是为了实现工科人才理科培养的理念,让工科学生具有更加扎实的理科基础和更加广阔的知识体系。混合班的学生在课下自发组织了多学科的讨论小组,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就一个课题共同研讨。最后毕业的66个人来自35个专业,几乎包括了当时所有的理工科专业。混合班的做法成了教学改革的成功试点,为后来浙大“交叉培养”打下了基础。
依托学校学科齐全的优势和“通识教育、专业培养”的培养模式,浙大的学生有足够的条件交叉学习,他们可以跨学科上课、跨专业研讨、跨领域交流。学校还专门设立竺可桢学院,配置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竺可桢学院是为浙大优秀本科生实施“特别培养”和“精英培养”的荣誉学院,致力于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竺可桢学院的特色是实行多学科交叉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所有的班级都致力于构建跨学科的教育背景,为学生量身定制独特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学院主要有两类培养形式,一是主修班,包括混合班、人文社科实验班、求是科学班(数理化生计算机)、巴德年医学班;二是辅修班,包括工程教育高级班、创新创业管理强化班、公共管理强化班。
提问6:
浙江大学属于研究型大学,如何让研究与教学协同、共同培养人才一直是高等教育的热门话题,请您谈一下如何构建科教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
吴朝晖:
浙大一直采取多种方法,利用科学研究的优势,打通人才培养与科研实践环节,实现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高度互动耦合,最终达到“高水平研究支撑高水平教学”的目的。学校构建了完善的科研训练体系,包括SRTP、科研课题、创新创业项目和学科竞赛,这些项目与课题能覆盖三分之二的本科生和全部的研究生。学校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课内与课外联动,强化“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SRTP)”,提高指导学生参与高水平竞赛的水平。学校通过将科学研究优势嵌入教育教学,既培养高水平的学术人才,又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和创业人才。
当前,浙江大学正沿着科教协同的思路,将研究型大学优势转化为创新创业教育特色。我们整合全校教育资源,构建了以科教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首先,学校将学科前沿、创业实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其次,学校大力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推动一流科研设施基地向学生开放,推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改革。第三,集中相关专业学院、学工、团委等单位力量,充分依托创新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等各类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为学生提供项目凝练、团队建设、市场拓展、风险管控等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
提问7:
您刚才提到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号召下愈发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和重视,可对于很多高校来说仍然是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新内容和新要求,请您介绍下浙大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吴朝晖:
浙大拥有悠久的创业文化,浙大毕业生的创业率居全国第一,浙大校友组成的“浙大系”是浙江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浙大学生在程序设计、数学建模、机器人大赛、红点设计等国际重大赛事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通过多年努力,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浙江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色,学校已构建了“创业意识激发”、“创业能力培养”、“创业项目优化”、“创业资金对接”和“创业基地落地”等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实践探索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构建全链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成果转化体系。体系的全链条特点主要体现在:首先,注重从学科基础到课程教学、实践提升、项目支持、转化服务的全链条建设,形成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和成果转化体系。其次,构建链条式的协同教育体系,成立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领整合校内十多个部门和学院,使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特别是自主创业的各个阶段都能获得强力的支持。
第二,打造四课堂融合贯通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以创新创业为主线,贯通全过程四个课堂的学习,即第一课堂聚焦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第二课堂聚焦创业社团、创业大赛为载体的校内实践培养,第三课堂聚焦项目支持打造专业的孵化器和资源对接平台,第四课堂聚焦国际合作交流培育联合创业机构,构建形成融合共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除此之外,还要融合跨界,即整合课内外、校内外和海内外的资源,形成跨学科培养,跨部门协同,跨组织合作,以及跨国境交流的特色教育体系。最后,要形成独特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将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素质和共同理想的学生凝聚起来,培育师生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
第三,完善协同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环境。促进学校与教师、学生的协同,学校制定了大力支持师生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包括率先出台支持学生休学创业的政策,以及刚刚出台的《关于实施创新驱动,促进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积极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学校与省市政府积极开展良性互动和紧密合作,正在推进“工程师学院”和“紫金众创小镇”建设,计划打造承接师生科技成果转化的区域性创新创业平台,省市政府都积极给予配套政策和资源条件保障。
提问8:
国际化是人才培养的“第四课堂”,随着中国经济迈入国际化发展态势,我国高等教育也面临国际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您认为如何通过国际化发展战略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吴朝晖:
要利用国际化战略,整合海外学术资源,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我们正强化第四课堂的国际交流,要求每个专业都制定特别的国际化培养方案,争取让大多数学生在校都有一次国际化学习的机会。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浙大在国际化上进行了两项重要工作。
首先,学校加大投入,实施“海外一流学科伙伴计划”,通过师资、资金和政策支持,与国外一流大学签订协议,共同搭建“三明治式”国际联合培养项目。比如在农学领域,学校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合作,建立“2+2”双学士学位项目;在工学、生工食品领域,学校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合作,建设“3+2”本硕联培项目;在理学、工学、商学、医学领域,学校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合作,搭建“1+4”联合培养项目,等等。
其次,建设国际校区,探索机构性合作的国际化培养特区模式,着力打造若干高水平国际合作办学品牌项目。今年9月份,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将正式启用,这个校区将部署多个浙大与世界顶尖名校联合办学的项目,学生在这里毕业后,可获得浙大和海外院校的双文凭。目前海宁国际校区内,浙大与爱丁堡大学以及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共建的两个国际联合学院已获得教育部批准,预计到2020年将有5个左右国际联合学院在国际校区办学。浙江大学还与帝国理工学院签订协议,在帝国理工学院西校区(即白城校区)建设浙江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合作基地,这是中国高校首次在世界名校建立海外校区。
提问9:
高等教育承载着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您认为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除了高校自身的规划建设,还需要哪些主体一起参与、共同努力?
吴朝晖:
我们一直在呼吁和努力汇聚社会的多方力量共同支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共同构建完善创新驱动发展的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培养过程,能够更好地培养“顶天立地”的有用之才。目前浙大与国电集团、华能集团等共建的煤炭分级转化清洁发协同创新中心,就是多方参与、联合培养人才的典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需要调动三方——即政府、企业、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充分借用他们异质且有价值的资源整合培养创新人才。
政府是人才的最终受益方,能够利用政策资源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一方面,政府能够直接为人才培养提供优惠政策和有利条件,比如浙大和地方政府加强合作,获得师生创业空间和创业扶持资金。另一方面,政府能够利用政策和制度创造良好氛围的教育生态系统,比如在政府把企业评奖发补贴与校企合作联系起来后,企业更加积极地与高校联合建设校外实践基地、设立联合实验室、企业牵头共同研发项目,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大大增强。
企业是人才的直接需求方,能够利用产业资源提升人才的适用性与实践性。企业在人才、技术和理念方面具有优势,可为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例如,浙大与一流企业合作,培养“广义订单式人才”,即培养的人才不仅仅为单一企业服务,而是为行业服务,如馥莉食品研究院的食品行业人才培养模式。企业还为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知名企业家、投资人和行业专家担任校外创业导师,以师父带徒弟的方式指导学生参与创业实践。
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人才的联合培养方,能够利用教学和科研资源培养特色人才。高校与同行的合作不仅可以优势互补,还能提升特色化、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水平。例如,学校与硅谷创业园、斯坦福大学、UCLA等建立了良好的创业互动平台和交流机制,每年选拔优秀创业学生到美国硅谷、UCLA商科中心等交流访问。此外,我们还积极整合政产学研等各方资源共同培养人才,包括发挥海内外校友的作用,促进各方合作和项目运作的顺利进行。